欢迎来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今天是

当前位置:信息技术学院 > 实习实训 >

实习实训

“高职的课怎么上”的几点思索

作者:互联网    上传时间:2008-04-02 02:36:14    浏览次数:
  高职课程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教师首先应对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认真研究,找出与本课程之间关系,删繁就简,理清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形成有机整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课程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思考、积累和总结才能提高。高职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社会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它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职课程教学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结合自己的一些认识,谈谈对高职课怎么上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本课程应该掌握的内容
  每门课程都是一门学科,作为教师应认真了解本专业教学目标,对本专业课程体系等应认真研究,找出与本课程之间关系,理清教学内容。有些课程虽有适用本专业的教材,但教材内容往往大而全。作为教师应删繁就简,把学生真正需要掌握的内容搞清楚。许多教师由于不了解专业需求,而把全书知识一一讲授,类似本科教育。但往往由于授课时间不足,造成主次不分,学生理解深度不够。这样最终将使学生一头雾水,特别是有些文理兼招、三校生的高职专业,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教师若再不对教材进行改革,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理清本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在了解本课程应掌握的内容之后,教师要进一步把课程内容联成一体系,很多青年教师对课本知识体系根本不了解。教学内容只有形成有机整体,教学过程才能形成逻辑,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主次,把握住主体。这些工作在教学初期的教学计划中得以体现。很多课程教学计划仅仅把课本目录标题抄一遍,我认为这实质是对教学计划的一种偏解。完整的教学计划而应以内容为导向,体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内容组织上以应用为导向,以理论够用为原则
  按照这个原则,来组织每一堂课教学内容,将复杂难以理解的理论简单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如理工科高职课程中许多理论较深的公式推导,教师只要粗略讲解一下原理,然后在原理的基础上应重点讲解公式的应用范围和参数的意义等。目标是使学生能正确灵活运用公式。另外教学中遇到新的概念,首先应解释清楚。
  四、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的重要过程。根据不同课程可以安排实验、课间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首先要合理安排其在课程教学中的计划时间。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实践教学目的和实践重点,使实践具有针对性,提高实践效果。这些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实习任务让学生做实习准备来实现。另外加强实习过程中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解决以提高学生技能。对关键技能要加以考核,获取职业能力认证,提高学生市场就业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加强学生查阅资料能力培养
  查阅资料能力培养实际上培养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来解决。如:通过大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规范标准。教师特别要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来查阅资料的习惯,这也是学生再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总之,上高职课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应结合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基础知识;熟悉本专业工作技能,以及具备专业技能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才能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因此上好每一堂高职课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不是轻而易举之事。需要思考、需要积累、需要总结才能提高。

实习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