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  公共教学部 > 教学动态 >

浅谈项目课程理论指导下的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整体设计

来源 : 业余党校     作者 : 业余党校     时间 : 2008-12-12 06:07:55

浅谈项目课程理论指导下的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整体设计

徐晓斌

以社会岗位能力设置课程的课程改革理念和以职业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模式,现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作为公共基础课性质的高职体育,如何积极顺应学校整体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设,强化体育教育的面向功能,更好地为“准职业人”完善职业体能储备、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储备、特殊身体素质储备和综合职业素质储备,日渐打造具有高职体育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这正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本文在阐述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理论依据——项目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的意义,提出了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模块与结构设计方案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思路和建议等。

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截止2006年,我国的高等学校数为2300余所,在读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300万人,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为1200,占全国普通高校总58.5%,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直接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提供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一线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表现在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相比,实用性体现得非常明显。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首次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如何积极顺应高等职业院校“以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的整体课程改革理念,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强化体育教育的面向功能,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打造出具有高职体育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这正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公共体育基础课程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为完善“准职业人”职业体能储备、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储备、特殊身体素质储备和综合职业素质储备提供积极服务,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积极举措。

 

一、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基本概念

 

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是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思想的具体反映和体现,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大分工带来的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职业的多样性和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技术的高智能、高强度和岗位工作的高竞争性、快适应性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形式。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是指以“准职业人”(学生)目前所学专业、未来可能从事的第一职业岗位能力需要特征为工作任务,以培养和完善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职业特殊身体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内容的总和职业特殊身体素质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特别需要具备的克服外界环境的特殊影响(自我生存与发展、抗自然危害和抗心理挫折等)的能力,如空中乘务人员必须具有抗晕旋和平衡能力,具备稳定的神经系统功能,建筑职业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攀爬和不恐高能力,林业、地质职业人员需要具备必要的较强有氧耐力素质和登攀能力。

 

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

 

每一门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都离不开科学、系统的理论作指导,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也不例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的理论是项目课程理论。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来顺应以职业岗位能力设计课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项目课程理论[4]认为,“以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为课程改革理念的高职课程,应通过对工作岗位能力点、知识点、技能点和非智力因素优化点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任务)为驱动,来设置课程

 

 

1  职业岗位与体育特殊“身体—心理”素质的关系[3]

职业工作

特殊“身体—心理”素质需求

地质

抗高山缺氧无氧耐力、野外生存、登攀活动能力、意志力、果断性

医学

职业安全防护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注意力的集中、动作灵敏性

河运、水文、海洋

有氧耐力、自然力锻炼能力、实用游泳与水上救护能力、意志力

民航乘务

身体本体感觉与平衡能力、高空抗晕旋能力、稳定性、协调性

法律

爆发力量、速度反应、抗挫能力、防身防卫与擒拿格斗技能

金融

腰背肌与颈部肌肉力量、防卫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抗挫能力、

林业

定向能力、野外生存能力、登攀能力、意志力

生产制造与

维修

车工、铣工、切削工、钻工

肩带肌、躯干肌和脚掌肌力量、平衡能力、下肢静力性耐力、上肢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目测力、注意力的专注力和耐性

安装工、调整工、修理工

手指灵巧性、上肢动力性和静力性耐力、上肢肩带和躯干的力量与耐力、平衡能力、高空抗晕旋能力

无线电安装员、装配工、绘图员、缝纫工、钟表工

上肢力量和耐力、手指协调性、动作的准确性、触觉的敏感性、注意力的专注力、反应速度

驾驶与

建筑

吊车司机、拖拉机手、汽车司机和农业机械驾驶员

上肢和下肢协调性、上肢和肩带肌肉静力性耐力、简单和复杂反应、注意力的转换能力、协调能力、抗晕旋能力

建筑、房地产职业

肩带和下肢肌肉、静力性耐力、稳定性、应急应变能力、灵敏性、在高空抗晕旋与平衡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农业劳作

畜牧业技师、农艺师和其他农业师

发展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工作协调性、躯干肌肉的静力性耐力

体系和结构,合理高效设计课程模块,组织安排课程内容,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效益最大化。

项目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目前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模式,以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徐国庆博士为代表的学者们系统地研究了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原则,形成了有关项目课程建设的系列成果,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有“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职业技术教育 >>2006第15)、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4期)和“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 江苏高教》2006第6)等,项目课程理论和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正是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邮编:310018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