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访第七届上海双年展
(艺术系网讯)记者季海祺 适逢中秋佳季,2008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在上海隆重展开,作为一名设计中的爱好者,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艺术盛事,在烟雨朦朦中赶赴上海。
本次上海双年展以人为对象和主题,揭示城市迅捷变化中人群的多元身份,通过外乡人/城里人空间迁徙的观点,移民/市民身份转换的观念,过客/主人家园融入的观感这三个层面锲入城市与人的命题,突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关怀,展示今日国际大都市中积极移民与文化融入的新趋势,探索城市化的丰富内涵;在与城市化相应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宏大背景下,城市急速膨胀,人口快捷流动,进而思考城市是否能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在众多的参展作品中,每件作品都很有特色,但凡能够在双年展中出现的艺术家都可称的上是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因此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到未来艺术的流向以及对当代艺术的深思。
以下,本人挑出一些优秀的中国参展作品,与各位老师和学生进行共赏:
1、2008上海双年展作品《旅行者》、《怀念》布面丙烯,作者刘野
刘野是一位童趣盎然的艺术家。他以率真的图像描绘着新中国的童话。《怀念》和《旅行者》描述刘野家里的一段故事:“家里有几只旧旅行箱,妈妈说是外婆外公留下的。外公年轻时经常到上海做生意,在上海认识了我外婆。外公常年两地奔波,一是为生意,二是为见他爱的人。有时外婆也来北平看外公。外婆年轻时漂亮又时髦,旅行箱里总是装满了漂亮的衣服和时髦的东西。我没有见过外公,他很年轻就去世了。外婆在我的记忆中也不清晰。有时我旅行到了上海,看到了那些旧旧的房子和街道,就突然想起了外公和外婆,他们正在林阴道上散步。”留声机般天真而古老的描述,带出一段泛黄的历史记忆,这就是刘野家里留下的“京沪快客”的足迹。
2、2008上海双年展作品《行李》,作者王庆松
王庆松是近十年来中国优秀的探索性艺术家之一,作品《行李》真实的反映了上海各个历史时期的行囊,这些行囊作为每一个快客的符号象征,构成了快城历史变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来自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式样、不同重量和不同感情的行李形成了“快城快客”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
3、2008上海双年展作品《干杯》,作者苏新平
干杯系列作品,主要是反应中国社会发展和变迁,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与这次双年展的主题也是相吻合的。《干杯》系列画面中的“他们”在宴会“干杯”的状态和处境,最具有追逐物质欲望,享受生活的典型形象。而在或红或黑的背景色调中呈现的都是一个个自足的笑脸,有着盲目可笑的意味。这是以严肃的反讽方式对虚假辉煌的揭露,对欲望无所抑制的批判。
4、2008上海双年展作品《上海,能请你跳支舞吗?》装置,作者黄心健
5、2008上海双年展作品《五彩龙腾》,作者岳敏君
岳敏君的《五彩龙腾》将神话传说中的龙的形象向前追溯到神话诞生之前的阶段,文化从远古的文明迁移到了快速发展的城市。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是在反思、讽刺浪费能源的人类最终也会像恐龙消亡一样,失去今天的交通工具。让人们对当今能源反思的同时,体验到人世间的沧桑巨变。
此外还有很多作品,不能一一说明,只能提供一些本人拍摄的作品给大家欣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