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技能比赛-----参 赛 感 言
上传时间:2008-03-18 09:20:34 浏览次数:
今年是我来育英的第四个年头,在这一年中,我不仅获资格参加了学院组织的讲师资格鉴定,而且有幸通过了系里的预选参加了育英学院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并获二等奖,对我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的一年。
五年前的一天,当我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来到一所公办院校教书,听了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公开课。她和学生之间大量而生动的互动深深震撼了我。然而当时,对于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我还只有一些模糊的意识。五年后的今天,参赛后的我已经知道,这种模糊的意识已经上升为一种具体而深刻的体验,通过参加这次由系到学院的比赛,通过那天晚上的答辩,通过这几年学院不断对职业人教育理念的强化,也通过我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今天再想起当年的那一堂公开课,不再只是感到一种模糊的崇拜,而可以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这和院系领导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我这次参赛的课程是英语写作。刚接手这门课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拿它去参加比赛甚至获奖,当时我只是把它当作烫手的山芋,觉得这门课又枯燥又难上。果然第一年的教学是失败的体验,困难和问题层出不穷:一是找不到合适的教材,目前市面上的写作教材都是针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要不就是针对四六级写作的强化训练,都不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需要;二是这门课不象其他课程那样灵活,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展开互动;三,写作课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而思维活动是无形的,如何去把握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呢?
一年过去后,我惊喜的发现,虽然过去一年的体验不是很成功,但至少促使我去思考并找到了突破口:没有教材我就干脆自己来编;把每一次的写作课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小任务,可操作性立刻就提高了。比如我这次参赛的单元是如何写提纲,我把它分解成四个步骤,联想,筛选,归类和完成,带领学生一步一步操作下来,共同完成了一篇提纲;针对思维训练的难点,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通过掌握每一小组的动态而基本摸清每一位同学的思维进程。但是这次比赛后,洪院长给我提了一个问题,如何让每一小组中能力较弱的同学也能充分得到锻炼,我想这就是我下一步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了。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参赛,我得到了很多收获,我将以这次比赛为起点,继续努力,继续探索!
实用英语教研室 刘洁
2007年12月15日